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在近日開展的粵黔蘇三地跨域調度測試驗證中,電碳算協同運營系統提前測算算力任務對應的電力負荷,實時對比南方區域電價,將廣州等東部企業的算力任務轉至電價更低的西部地區運行,極大提升了算力運營的經濟性。
不僅是“經濟賬",電碳算協同運營系統還為算力的綠色低碳流動提供了關鍵支持。系統依托“電碳協同監測體系",可實時追蹤每項算力任務背后每一度電的碳排放信息,生成清晰可溯的“碳足跡畫像",精準引導算力任務向新能源密集區域轉移。錢琳舉例,當貴州區域光伏、風電發電量激增時,系統監測到當地綠電超發信號,便會即刻生成跨域調度策略,引導廣州、蘇州等地算力任務轉移至西部綠電富集區運行。“只需幾分鐘便可完成算力任務的遷移。這既大幅提升了綠電消納比例,助力數據中心綠色化建設,更滿足了企業低碳合規的發展需求,實現了多方‘共贏’。"
作為我國能源骨干央企,南方電網公司近年來積極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目前已建成貴州南方能源大數據中心、廣州數據中心集群、惠州數據中心和香港數據中心節點,并在經營區域內部署了超200個邊緣節點,基本構建起了“3+1+X"架構的綠色節能算力網絡,為“東數西算"國家戰略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1、概述(LYPCD-6000電力調試標準產品“局放在線監測裝置"易于維護,使用簡單)
該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系統是我公司總結幾十年局放檢測經驗,運用*新技術手段實現的高性能數字化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系統。該裝置采用高精度采集卡進行A/D轉換,可實現被監測高壓設備的實時數據監測與統計分析功能。
該系統采用多種抗干擾措施,能夠有效的去除現場環境中的干擾,準確提取局部放電信號,判斷設備運行狀況;通過以太網把放電量值、報警事件等監測數據定期上傳到遠方的數據中心服務器,利用數據中心服務器上運行的后臺軟件可獲取現場的監測數據并進行統計與分析,與此同時數據中心服務器還可以遠程登錄現場監測單元,觀測實時波形,對設備的絕緣狀態進行更加系統的評估。
數據中心的服務器程序運行于固定IP地址的計算機上,可同時監測多個設備,并實時顯示每一個登入設備的放電信號,能根據參數設定,定期保存已登入的監測設備從現場傳來的數據,以便日后隨時查閱分析。
2、工作及原理(LYPCD-6000電力調試標準產品“局放在線監測裝置"易于維護,使用簡單)
該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系統由局放傳感器、現場監測單元、遠程監控計算機以及局部放電監測軟件組成。
3、各組成單元(LYPCD-6000電力調試標準產品“局放在線監測裝置"易于維護,使用簡單)
3.1 局放傳感器
局放傳感器可以是接觸式超聲波傳感器、非接觸式超聲波傳感器、TEV傳感器、特高頻傳感器及寬頻帶電流互感器,通過50Ω同軸電纜將信號傳遞到在線監測單元。
3.2 現場監測單元
接收前端傳感器的各種局部放電模擬信號,對多路信號進行信號調理、噪聲去除、A/D轉換、干擾處理、數據處理、放電量顯示、超標報警,并將實時數據通過以太網上傳至后臺。
3.3 后臺監測計算機
通過網絡遠程連接服務器,實現后臺監測計算機的所有功能,根據現場各監測系統送來的信號建立故障監測數據庫,并顯示各現場監測系統監測到的局放強度變化趨勢及超標報警等信息。
4、現場監測單元技術性能指標(LYPCD-6000電力調試標準產品“局放在線監測裝置"易于維護,使用簡單)
通道數 | 2/4個電信號接口(可擴展) |
采樣率 | *大200MGa/s |
采樣精度 | 12bit |
量程范圍 | 0.01mV~20V/100dB |
頻帶范圍 | 10kHz-100MHz |
本量程非線性誤差 | 5% |
電源模式 | 220V AC |
顯示 | |
顯示屏 | 6.5寸 TFT真彩色觸摸液晶顯示屏 |
分辨率 | 640×480 |
操作 | 外接USB鼠標鍵盤操作 |
存儲 | |
物理存儲 | 4GB |
硬盤 | 32G固態硬盤 用于存儲試驗記錄及試驗數據 |
接口 | |
USB*2 | 可外接鼠標鍵盤,以及外接移動存儲設備 |
電信號接口 | 2/4路BNC接口,用于信號輸入 |
網口*1 | 用于連接網絡 |
通用說明 | |
CPU | 主頻1.6GHz |
系統 | WIN7 |
使用環境溫度 | -20℃至60℃ |
存儲環境溫度 | -20℃至45℃ |
5、后臺軟件功能特點(LYPCD-6000電力調試標準產品“局放在線監測裝置"易于維護,使用簡單)
●軟件系統以Win7為平臺,640*480的屏幕分辨率。
可分析顯示各監測設備的實時放電波形等。
可遠程顯示各監測設備的放電量。
放電量歷史趨勢圖等數據可連續自動保存,并可隨時查看統計與分析。
各種監測數據指標超出警戒值時,可自動給出報警提示。
近日,南網供應鏈集團完成南網供應鏈領域第1個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評審現場風險智能識別及防控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大力推動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在采購業務中深化應用。
據悉,該項目是南方電網范圍內第1次在供應鏈垂直領域應用“大模型"技術,全面推進采購業務與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深度融合,實現了7類評審現場不良行為的全天候實時監控及閉環管理,有效解決當前人力監督存在的投入成本高、覆蓋范圍留有死角、監控時段受限等問題,切實提升評審過程的公平公正性。8月15日,南方電網公司供應鏈部、華為等供應鏈和數字化領域專家對該項目進行了功能測試和系統驗證。驗收結果顯示,該項目在違規視頻監控、語音識別、行為判斷、語義理解等方面,均明顯優于人力遍歷識別的效果,現場不良行為識別的平均準確率超過88%,具備實際應用推廣價值。
下一步,南網供應鏈集團將落實南方電網公司“人工智能+供應鏈"專項行動要求,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優化業務場景、改進智能識別算法,提升識別預警的準確率和覆蓋度,并結合業務需要加大全網推廣應用范圍。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